中医名词解释1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或以事物自己存在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抽象归纳综合。2气:人体中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运动最基本物质之一。
3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之一。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罗各脏腑组织在内的体液及其正常的排泄物、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基本物质。
5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生理运动和病理变化所体现于外的征象。6六淫: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7 痰饮:指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混杂者为痰、清稀者为饮。8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病理产物。
9 诊法: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罗望、闻、问、切、诊,“又称四诊10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11 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
12壮热:指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连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13 潮热:指定时发烧或定时热势加重、如潮邦之有定时的症状。14八纲:指阴阳、内外、寒热、虚实、八类症候.15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基础原因举行治疗。
16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规则。17 微热指发烧不高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或反自觉发烧的症状。18自汗:白昼清醒状态,经常出汗,运动后愈甚,称为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证。
19冷汗:冷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成为冷汗,多见于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内热证。
一、阴阳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 2、阴阳互根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二、说明人体的原来变化1、阴阳偏胜 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热 阳胜则寒2、阴阳偏衰 阴虚生内热 阳虚生外寒三、气的分类 1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运动的原动力功效:1、具有推感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管窍的生理运动2宗气:是由肺吸入的精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联合聚于胸中而成宗气在胸中积累之处称为气海,又名膻中功效:1、走息道而司呼吸2、贯心脉而行气血3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营阴”、“营血”功效:1、营养人体2、化生血液4卫气 :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阳,故又称“卫阳”功效: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3、调治控制腠里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四、气的生理功效1、推行动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五、血血的生成:主要由脾胃、心肺、肝肾配合作用,化生而成血液的主要泉源,以水谷精微化生的营气和精液为主要物质基础血的心理功效:1、濡养滋润全身2、神志运动的物质基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1、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使血液运行不息,并保持一定的速度2、气的固摄作用——控摄血液按一定轨道运行,脉道通畅无阻六、相关脏腑的功效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2、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治气机3、肝主疏泄——调治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4、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5、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不溢于脉外七、津液的生理功效1、滋润濡养 2、化生血液3、调治阴阳 4、排泄废物八、六淫 1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2病种:1、风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冰邪的首要致病因素,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性主动(动指风有使物体及人体身形动摇的特点)2、寒邪:风致病具严寒,凝聚,收引特性的外邪。
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而主痛3)寒性收引3、暑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 暑为阳邪2) 暑性升散、易耗气伤3) 暑多挟湿4、湿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阳邪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属水、水性下行、故湿邪有下趋的特性)5)湿多挟温热5、燥邪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及肝(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3)因营养不良,贪血等泛起皮肤干燥、指甲毛发干枯、无光泽、舌干无津肌肤甲错6、火(热)邪性质致病特点: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热易扰心神3)热易耗气伤津4)热易生风动血5)热邪挟毒、易致肿疡九、七情致病的特点1、 与精神刺激有关 2、 直接伤及内脏3、 影响脏腑气机 4、 多发为情志病5、 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十、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 2、喜则气缓 3、悲则气消 4、恐则气下5 惊则气乱 6、思则气结十一、痰饮的致病特点1、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 易影响水液代谢3、 易于蒙蔽神明十二、望诊望诊的内容主要包罗1、 全身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泄物、望小儿食指指纹望舌、偏红、黄、热相、里证偏白、紫、寒象、表证薄苔:主表症望神得神:正气富足、精气未伤、无病或病轻失神: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体现、无论虚实、病重少神:轻度失神{常见于虚证患者}假神:回光返照闻诊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音高亢而有力者、多为热、忧心神之实证,。郑声:神志不清、语多重复、声音低弱模糊、时段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重危征象。
十三、问诊微热:指发烧不高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或仅自觉发烧的症状潮热:指定时发烧、或定时热加重如潮汐壮热:39度以上连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低热:37—38度恶寒发烧:外感表证初期但热不寒:多为里热症但寒不热:多为里寒证寒热往来:半表半里十四、切诊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动脉搏动寸口脉分为寸、尺、关、三部、以桡骨茎突为标志、其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左手寸、关、合侯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侯肺、肘、命门浮取名为“举”沉取名为“按”手指沿管径左右推寻为寻手指沿管径偏向上下移动为“循”一呼一吸称为“一息”凡人的脉象应当为一息4-5次、约合每分钟72-80次轻按即得、重按反觉稍减。主表证---浮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沉脉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
主寒证---迟脉脉来急促、一息六至以上。主热证---数脉疾脉:一息七到八至(每分钟20次左右)十五、八纲辩证内外证的判别: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发烧恶寒并赌、表证舌苔常无变化表证脉浮援军、病程父老、常见于里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体现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寒证与热证的判别;寒证恶寒畏冷、口渴或喜热饮、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润、脉迟或紧等热证发烧恶热、口渴喜冷饮、面赤、四肢灼热、舌红苔黄白、脉数等十六、脏象1、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效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主持庞大的生命运动。
2、 六腑属于官腔性器官:从功效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3、 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胆有传化水谷的历程(胆汁),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促进食物消化,胆囊贮存胆汁,胆细胞由肝细胞制造的属于精气4、 心主血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与营养全身的功效5、 心主神志:指心具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运动的作用,和主宰人体一切生理功效运动。
本文关键词:亚搏体育app苹果下载,中医,常用,名词解释,中医,名词解释,阴阳,对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体育官网-www.hljqsnkp.com